锦鲤最好单独饲养,因为它们的体型一般来说都比较巨大,和其它鱼类在一起饲养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另外它们对食物的渴求度比较大,和其它鱼类一起混养容易出现抢不过它们的情况,长时间下去容易导致它们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除此之外和别的鱼类一起混养有可能会导致它们出现生长发育缓慢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空间太小导致...
2022-11-29 09:17
115
锦鲤和金鱼可以混养。从生活环境上看,锦鲤和金鱼生活环境相差不大,它们都适合生活在22-26℃的水中。所以混养的时候,饲养者不需要去特别调整水中的温度。从性情上看,锦鲤和金鱼的性情都是比较温和的,混养的时候很少会出现争斗的现象。从食性上看,锦鲤和金鱼都是杂食性鱼类,一起饲养的时候,喂食比较方便。所以它...
2022-12-10 09:47
97
鱼类洄游产卵是一种习性,通常它们会游到天敌较少的地方产卵,从而保证鱼卵的孵化率,而且幼鱼也能更好的生长。洄游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繁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繁殖洄游会游到适合幼鱼生长的环境中,索饵洄游则是为了填饱肚子,越冬洄游是为了寻找适宜生存的温水。
2022-11-29 09:14
153
鱼类一般通过肛门和泄殖腔进行排泄。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鱼类是没有胃的,所以它们消化吸收的能力很有限,但速度比较快,吃完一段时间后就会排泄。它的排泄物可以分解产生氨氮,这种物质会对鱼儿造成一定的毒害,所以需要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硝酸盐,从而保障鱼儿的健康。
2022-11-29 09:13
122
鱼类的交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声音交流、颜色交流和电脉冲交流。声音交流是比较普遍的,虽然鱼类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但可以通过鱼鳔等部位发出声音。颜色交流通常是为了恐吓敌人,比如石斑鱼可以变换体色保护自己。电脉冲交流只存在于会发电的鱼类中,比如电鳗。
2022-11-29 09:13
22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用鳃呼吸,可以摄取水中的氧气。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就可以和水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取氧气。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不过有的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离水也能生存。
2022-11-29 09:13
27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它们有鳃这一特殊的器官,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就可以和水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取氧气。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不过有的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离水也能生存。
2022-11-29 09:13
30
鱼类能上浮和下潜靠的是鱼鳔。鱼鳔可以调节气体含量,从而改变鱼儿整体的密度,密度小于水体的时候就可以上浮了,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潜。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依靠鱼鳔来浮沉,比如鲨鱼就没有鱼鳔,它可以将空气吸入胃中,借此降低密度上浮,下潜的时候再将气体排出即可。
2022-11-29 09:13
58
鱼类集群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可以通过集群来抵御敌害生物,同时还能形成群体保护,提高对毒害的抵抗力,同时还能降低耗氧量,游动起来也更省力。另外,鱼类还会洄游,就如同鸟类迁徙一样,它们会集体从一个水域游向另一个水域,目的可能是繁殖,也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
2022-11-29 09:13
17
鱼类搁浅通常是因为退潮的时候没有及时回到海里。这种动物生活在水中,通常是用鳃呼吸的,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另外,鱼类的结构也让其更适合在水中游动,鱼鳍可以提供动力,并且能够保持平衡,上岸后就失去作用了。
2022-11-29 09:13
11